NVR除具备高清接入、存储、录像、回放、远程操控等基本功能外,还可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及数据冗余备份、大型系统的集群组网以及面向未来发展的云存储和云查询应用,需求和产品开发理念的转换,势必会对应用产生强大冲击。下面,就来领略一下NVR是如何脱胎换骨的。
随着IP技术的发展,视频监控从传统的模拟监控时代过渡到数字时代,这个过渡不是简单的技术革新,而是产品向服务的深化、商业模式的革新。业内一直存在的观点是“NVR超越DVR”,“NVR是DVR的终结者”。这样的观点只是从纯粹的技术角度来看待DVR到NVR的过渡,若用中国传统文化的“道”和“术”的哲学思想来看待这个过渡,我们会发现大多数观点都是停留在“术”的层面上,很少有人从“道”的层面来看待这个过渡。
今天的安防行业呈现完全IT化的特征,而且,我们所熟知的IT产业因为网络的高度发达又呈现出面向服务的特征。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,用户的IT资产的拥有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,用户不再关注购买多少台服务器来构建自己的IT系统,而转变成以购买IT服务为主要方式,“云”成为了目前最流行的产品和技术。“云”技术的流行是网络化的必然结果,安防视频监控无论是家庭监控还是企业监控,同样呈现出高度网络化的趋势。在这样的变革环境下,NVR不再是DVR的简单升级产品,不再是从简单的接入模拟摄像机升级成接入IP摄像机,在网络化环境下,NVR将从DVR时代的单纯提供产品功能过渡到提供服务上来。
基于此,未来用户对NVR产品关注的是服务,不再关心NVR的单机功能和应用数量,关注焦点将是能提供用户哪些服务,如系统存储视频空间的多少,系统的最大服务能力,提供什么查询服务等等。NVR产品和存储产品完全融合,呈现“虚拟化”和“云”的特征。以诺基亚手机的衰落和Google手机、Apple手机的兴起来比喻DVR和NVR过渡,笔者认为最为恰当,诺基亚手机的衰落是因为在网络化的环境下,用户购买的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服务,而不仅是能接打电话、玩单机游戏的一款硬件产品。在新的环境下,传统商业模式完全被颠覆。
下文将从NVR需求的角度来讨论DVR到NVR的变化。
NVR需求的变化
NVR的网络带宽
DVR时代每路视频码流的带宽512K-2M之间,每台DVR最大支持16路D1的编码,单台DVR网络带宽达到40Mbps就能满足应用需要。在这样的需求下,ARM为主的SoC占据了市场的主流,在单芯片方案上实现了主控处理、视频编***的功能,产品功耗低、性能稳定、性价比高。因为具备上述优点,嵌入式DVR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成了市场的主流。
与NVR时代相对应的是高清摄像机时代,每路高清摄像机的码流在4-10Mbps之间,假设主流市场16路高清接入的NVR替代16路D1 DVR的市场,因为每台NVR接收和发送数字视频都需要用到网络,所以每台NVR的网络双向带宽需求为320Mbps(接入16路,转发16路)。这时候以ARM为核心的SoC完全不能胜任,即使行业内即将推出的最新视频专用SoC承担这样的任务也很吃力。高清摄像机的应用带来了更多新的需求,NVR除覆盖DVR的需求外,新的需求使NVR从功能上更像是DVR+流媒体服务器,对带宽的要求也更高了。
NVR的存储带宽
一台16路DVR存储所需要的硬盘带宽为4MB,所以在嵌入式DVR上大量使用了SiliconImage SiI3114 PCI转4口SATA芯片和JMicron JMB391 SATA PM(Port Multiplier)芯片,这样的芯片完全可以满足存储带宽的需要。
一台16路NVR存储所需要的硬盘带宽是20MB,虽然看起来也不大,但是连续大容量存取高清码流给硬盘带来的IO压力和DVR根本就不是一回事,DVR时代所使用的SATA芯片根本不能满足使用需要。
上一篇: 浅析DVR、NVR及IPVS之间的区别
下一篇: 核心设备再飞跃 争创“后DVR时代”
布线便捷,成本低 中心点: NVR仅需接1根网线即可完成布线、安装,并实现所有监控点所有监控信号的接入;而DVR需要针对每个监控点布视频、音频、控制以及告警等多路线缆。因此NVR在中心布线以及维护上非常简单、便捷。 监
近两年来,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车载硬盘录像机(车载DVR),作为传统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细分市场,车载硬盘录像机也迎来了诸多安防企业的亲睐。车载硬盘录像机继承了普通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网络化、智能化技术
自从Sony于2010年宣告其自家的CCD Sensor与ISP(DSP)支持960画素以来,960H架构为CCTV模拟安防监控开启了一个新纪元。由于960H摄影机渐渐普及,使众多DVR厂商相继投入系统开发。 笔者因涉足CCTV多年,并且较早接触960H领